个人履历
尚永丰
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
1989年,毕业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获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尚永丰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首次阐明了视黄酸及其受体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其博士论文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优秀论文奖。其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发表论文两篇、在《Oncogene》上发表论文一篇。
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
尚永丰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聘为讲师(Instructor);在哈佛大学工作期间,尚永丰博士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真核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并首次提出和证实雌激素受体在激活基因转录时在基因启动子上循环的假说,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0年《Cell》上,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另外,尚永丰博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对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乳腺和子宫组织中生物活性特异性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以及在此研究中对RNA干扰(RNAi)技术的应用,被公认为是开创性的工作,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02年的《Science》上。尚博士的其他研究成果还包括对雄激素受体靶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协调作用的分子模型的建立,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2年的《Molecular Cell》上。
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长江学者;
尚永丰博士是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主持“十.五计划”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研究”子课题“核受体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研究项目“人类重要生理活性及具有药物开发前景的功能基因研究”等课题。此外还得到“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及“985”和“211工程”等科研经费资助。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2010年,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11年8月,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
2016年10月,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
任免信息
2017年1月,免去尚永丰天津医科大学校长职务。[3]
担任职务
2004年,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副主编;
2007年,被国际著名学术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聘为编委(Editorial Board)。
主要学术兼职有: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及美国癌症研究会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
研究成果
尚永丰作报告
尚永丰博士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
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
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尚永丰博士所领导的课题组对雌激素和三氧苯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永丰教授的研究成果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2005年的一期《Nature》中(Nature 438: 981-987, 2005,影响因子为32.182),论文题目为《Hypomethylation-linked PAX2 Activation Mediates Tamoxifen-stimulated Endometrial Carcinogenesis》。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973”计划等科学基金资助。
荣誉奖项
研究工作获奖
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荣誉;
2007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
个人获得奖项
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美国ELI Lilly公司的“礼来科研成就奖”;
200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