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历
左起:丛斌、韩春雨、葛会波
1992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1992.9至1996.7,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士。
1997.9至2000.7,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导师:邱丽娟、常汝镇)
2000.9至2003.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师从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强伯勤和袁建刚教授。
2016年,韩春雨当选河北省科协副主席。[6]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别是和肿瘤相关的基因。此外,还有表观遗传相关蛋白,RNA的功能研究,例如,长非编码RNA的功能及其他。[7]
他在基因编辑技术上的最新发现轰动了中国生物学界,甚至也触动了世界生物学界。[8]
研发出基因编辑新技术NgAgo-gDNA的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上,向此前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引发轰动。据介绍,该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剪刀”。[9]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143:一个新的alpha-N Catenin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及此项互作用的功能研究 (主持)34万元
2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8002-005B抗蚜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任务一 抗蚜目的基因克隆及高效、特异转化体系的构建、改造及遗传转化 200万元(任务负责人)[7]
论文发表
1 Human Bex2 interacts with LMO2 and regulates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a novel DNA-binding complex. Chunyu Han, Hao Liu, Kang Yin, Yi Xie, Xiao Shen, Yong Wang,Jiangang Yuan, Boqing Qiang, Yong-Jian Liu*and Xiaozhong Peng*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5, Vol. 33, No. 20 6555–6565 SCI 8.552
2 GA signaling and CO/FT regulatory module mediate salt-induced late flowering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Kexue Li, Youning Wang,Chunyu Han,Wensheng Zhang, Huizhen Jia, Xia Li Plant Growth Regul. 2007, 53 (3): 195-206 .
3 Arabidopsis EIN2 modulates stress response through abscisic acid response pathway.Wang Y, Liu C, Li K, Sun F, Hu H, Li X, Zhao Y, Han C, Zhang W, Duan Y, Liu M, Li X.Plant Mol Biol. 2007 Aug;64(6):633-44. Epub 2007 May 29.
4 Salt-induced plasticity of root hair development is caused by ion disequilibrium in Arabidopsis thaliana.Wang Y, Zhang W, Li K, Sun F, Han C, Wang Y, Li X.J Plant Res. 2008 Jan;121(1):87-96. Epub 2007 Dec 4.
5 2012年34卷6期 封面 BEX2与INI1/hSNF5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对S期细胞的影响 韩秋悦 范彦会 王雅丽 张少丹 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产权)
6 HeLa细胞中INI1通过与E2A作用下调CD117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第11期,范彦会;韩秋悦;王雅丽;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产权)[7]
7.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Argonaute,Feng Gao, Xiao Z Shen, Feng Jiang, Yongqiang Wu &Chunyu Han,Nature Biotechnology 34, 768–773 (2016)[10](该论文已撤稿)
争议事件
2016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 34, 768–773, 2016)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Argonaute”的研究论文。[1]
2016年7月29日,此前曾宣布可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称,尽管他和同事在过去的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编辑。他呼吁《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另外,美国、西班牙等多位科学家也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1]
2016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称,“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5]
2016年8月8日,韩春雨向非盈利性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并补充了4项应当注意的问题。其中包括“NgAgo/gDNA 系统对细胞中胞内菌和支原体感染敏感,在实验前要仔细确认所使用的细胞株未被污染或污染已被彻底清除”等细节。[11]
2016年8月8日,《自然》杂志网站发表一篇报道,详细记述了多国科学家对于韩春雨的NgAgo的争论。文章指出,来自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的科研人员表示实验不可重复,另有一些科学家表示曾重复出韩春雨的部分实验,但还需进一步确认。[11]
2016年10月10日,中国国内13位知名研究学者实名公开了他们“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无法成功的结果。这些学者的一致观点是:“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12]
2016年10月11日,韩春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回应13位学者实名宣布无法重复他的NgAgo实验。他依然认为,别人重复不了,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13]
2016年10月13日,关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最新发现是否可重复实验的争议引发了科技界甚至普通公众的强烈关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则表示,这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一事件要从三个层面来看:首先是科学发现是否真实,其次是问题出在哪里,最后才是大家热议的是否造假。[14]
2016年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就韩春雨实验结果受质疑作出书面回应称:已有机构用韩春雨团队技术实现基因编辑具体信息会适时向社会公布,并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和谐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这样才更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者成长。[15]
2016年10月27日,《自然·生物技术》新闻发言人表示,已经收到了关于这一文章的多个意见,并且已经考虑了或正在谨慎考虑这些意见。 该新闻发言人还表示,总的来说,对《自然·生物技术》的批评意见经过同行评议之后,可能会被刊登。“有一些提交的批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于让作者或编辑推断出论文的基本结论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论文会被撤稿。如果有必要突出和澄清原始论文的问题,来函可能会与撤稿声明一起刊登。”该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认真对待自己对已发表论文更新的责任,但没有两个调查是一样的,调查可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让调查按照应有的程序进行,不预先判断结果很重要,因为指控可能被证明是基于事实或没有根据的。”[16]
2016年11月11日,中国南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告了他们将NgAgo基因技术用于斑马鱼的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NgAgo基因技术用于改变斑马鱼的基因fabp11a。结果发现,这可以“敲低”该基因,并因此导致斑马鱼眼部发育缺陷。但是在学术上,“敲低”基因并不等于“编辑”基因,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NgAgo技术有基因编辑功能。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此次研究“不能对此前韩春雨的结论证实或证伪”。[17]
2016年11月15日,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 Cell)以来信(Letter)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Questions about NgAgo)”的文章,由国内外20家实验室的负责人联合署名,对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等人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的论文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结果。这篇论文20名论文作者包括此前曾实名发声无法重复韩春雨的13名中国学者,以及新加入的7名学者,如美国NIH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教授ShawnBurgess、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程临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军就等学者。[18]
2016年11月16日,韩春雨回应称科学论文会用科学论文回应,前一段时间,已经在进行准备,会在杂志上发表论文。[18]
2016年11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刊载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19]
2016年11月28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负责人Toni Cathomen及同事针对韩春雨课题组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评论通信文章,表示利用NgAgo技术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期刊还发表了一篇“编辑部关注”,用来“提醒读者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外,期刊还表示将继续与原论文的作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机会,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届时,将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20]
2017年1月9日,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21]
2017年1月12日,韩春雨和沈啸通过河北科技大学有关部门向媒体发表《关于以Argonaute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问题的声明》表示:“关于以Argonaute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我们已经聘请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国际一流专利代理机构来进行专利保护的全球化布局。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角度,我们选择采取国际专利向中国递交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国内专利。第一个专利的PCT文本已于2016年提交,并已包括原申请的中国专利内容。”[21]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声明指出,自2016年11月28日发布Cathomen等人的通信文章和编辑部关注以来,期刊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我们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2]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澎湃新闻获悉,论文撤回,是韩春雨主动申请撤回。[3]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处理结果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4]
2018年9月1日,韩春雨团队接受国家级实验室独立第三方验证实验结果、校学术委员会调查结论和有关方面的处理意见。[22]
焦点关注
20名学者论文质疑哪些内容?
根据论文,实验由不同实验室研究人员独立操作,但实验结果均未证明NgAgo具有任何基因组编辑活性。黄志伟告诉记者,他的实验室也重复很多次,但一直没发现“切割”效果,没得到预想结果。
此外,论文还对韩春雨此前声明的论文结果重现需要“卓越的实验技能”,以及重复实验未果,可能因为NgAgo的活性对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或细菌非常敏感等言论提出质疑。
论文写道,不论是最初发布的步骤,还是后来在全球科学家质粒共享非盈利组织Addgene网站上更新的信息,似乎都不涉及任何似乎需要“卓越的实验技能”的步骤。同时提出,不可能所有的独立实验室的细胞都被污染,导致一致阴性结果。
这篇论文结尾处,学者提到,希望韩春雨能够澄清NgAgo的不确定性,并能够提供重复实验结果所需要的细节。
公布实验数据会否泄露商业秘密?
面对质疑,处于舆论漩涡中的韩春雨并没有公布重复成功实验室的名称,也未披露更详细的原始数据。对此,有观点认为,公布详细的原始数据是否意味着泄露商业秘密。
根据报道,如果韩春雨论文属实,其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打破目前主流编辑技术的垄断。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王晨光认为,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是两码事,无论如何,作者需对其发表论文的真假负责。
如果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是否会泄露商业秘密?王晨光认为,并没有这种可能性。他解释,申请专利和发表文章本身是矛盾的。既然已经发表了论文,说明专利申请已进入合法审批阶段,可以向社会公示,接受质询。“在这个阶段,即使对外公开原始实验数据,也不会影响申请专利,更不存在泄露商业秘密”。[18][23]
社会任职
国际期刊Molecular cell biology(SCI 4.2)审稿人
亲属成员
韩春雨的父亲韩进廉是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红学研究学者,与周汝昌先生是忘年之交。[24]
个人荣誉
2016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授予“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被河北科技大学先后推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和“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6]
人物评价
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中诞生了一位让国际学界瞩目的杰出学者,取得了让国人骄傲的成绩,难能可贵。(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评)[9][25]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查看全部
- 参考资料
- 1.韩春雨诺奖级实验结果遭质疑 《自然》杂志将调查.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6-08-02]
- 2.《自然-生物技术》:获得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新数据.网易[引用日期2017-01-19]
- 3.韩春雨论文被《Nature》子刊撤稿:系作者主动申请撤回.腾讯新闻.2017-08-03[引用日期2017-08-03]
- 4.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处理结果.新华网[引用日期2018-09-01]
- 5.河北一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 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6-05-21]
- 6.韩春雨"研究结果"将成悬案?.网易[引用日期2016-12-18]
- 7.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引用日期2016-05-12]
- 8.轰动中国生物学界的韩春雨:当“网红”有点累.新浪[引用日期2016-05-19]
- 9.丛斌专程赴河北祝贺韩春雨.九三学社[引用日期2016-05-30]
- 10.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nature.2016-05-02[引用日期2016-05-26]
- 11.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公开新版详细实验方法.中新网[引用日期2016-08-10]
- 12.13位学者质疑韩春雨 希望第三方介入.中青在线.2016-10-12[引用日期2016-10-29]
- 13.韩春雨回应13位学者实名宣布无法重复其实验.央广网.2016-10-12[引用日期2016-10-29]
- 14.中科院院士谈韩春雨事件:是否有科学发现是关键.新浪网[引用日期2016-10-17]
- 15.河北科大:已有机构运用韩春雨技术实现基因编辑.环球网[引用日期2016-10-14]
- 16.韩春雨论文可能会被撤稿.法制晚报.2016-10-27[引用日期2016-10-29]
- 17.中国学者再发关于韩春雨基因技术论文:未发现有效.凤凰[引用日期2016-11-13]
- 18.20名中外学者发论文质疑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新华网.2016-11-17[引用日期2016-11-18]
- 19.《自然》杂志:韩春雨称可能已找到无法重复实验原因.凤凰资讯.2016-11-24[引用日期2016-11-26]
- 20.《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编辑部关注:担忧韩春雨论文可重复性.澎湃网.2016-11-29[引用日期2016-11-29]
- 21.韩春雨回应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中国青年网.2016-01-13[引用日期2017-01-13]
- 22.韩春雨就公布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表态.中国科技网[引用日期2018-09-01]
- 23.韩春雨回应专利申请逾期被撤回:选择申请国际专利.网易[引用日期2017-01-13]
- 24.中央统战部领导会见韩春雨 赞其不急功近利.网易[引用日期2016-05-30]
- 25.韩春雨:科学其实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网易[引用日期2016-06-26]
- 收起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