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让我做质粒接合试验,因为以前没有做过,实验室内也没有可以参考的,都是自己摸索,期间经历了一些曲折,现在成功做出来了,想在这儿分享以下自己的一些相关经验。不足之处请各位站友不吝斧正。
我做的是CRE的质粒接合试验,一开始我们把需要买的东西列了个清单,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比如说亚胺培南地标准品,J53大肠杆菌,最后这两样关键的东西花了三个多月才买到,尤其是J53,这东西货期特别长,得从美国ATCC生物库订购。剩下的叠氮钠是借用隔壁实验室的。其他的诸如MH琼脂粉,等都用的是现成的。
备齐东西以后,开始对J53、CRE进行复苏,然后我的最曲折的经历里头就是配制用以筛选接合菌的筛选平板,在这儿我吃了不少的亏,当时查了好几篇文献(偷懒查的都是中文文献,悲剧始于此),当时看好几篇文献,当中还有微生物领域某大牛的博士毕业论文,大家都写了配制MH筛选平板的亚胺培南浓度0.2mg/L或者0.25ug/ml之类之类的,看到这,我当时是有一丝疑惑的,明显低于敏感的MIC,能筛选出耐药菌?但是还是照着做了,果不其然,第二天平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细菌,筛选失败。后来我的筛选平板上改成了2mg/L亚胺培南和180mg/L的叠氮钠的MH平板,筛选顺利成功,药敏结果符合预期,这个摸索筛选平板的时候总共花了将近两个星期。然而,等到我过了两天再次用先前配制的平板进行另一株菌的接合菌筛选时却失败了,后来我拿了J53和CRE分别涂布在同一批的另一个平板上的时候,发现J53长的很好,CRE不长了。表明亚胺培南失效了,考虑亚胺培南水溶液不稳定,筛选平板最好现配现用。后来重新制作了一次平板又成功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目前NDM和KPC均能顺利转移到接合菌上,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尚未尝试。
最后贴出我的试验详细过程,希望同道们能够少走弯路,也希望有同道能够对我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批评。
1. J53和CRE均用普通琼脂平板复苏过夜(J53明显长的比较慢,两个都在普通温箱养足24小时没关系);
2. 在平板上分别刮取单个菌落使用无菌肉汤增菌(5ml),18小时;
3. J53和CRE按照5:1比例混合好来,吸取150ul滴加到贴了0.22的滤膜的血平板(贪图方便直接拿过来就用了)过夜培养;
4. 揭下长菌的滤膜,用一个广扣的无菌容器装好,倒入5毫升肉汤涮洗,稀释100倍后,吸取150ul滴在筛选平板上,均匀涂布,过夜培养,挑取单个菌落进行药敏,耐药基因扩增等实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