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位列草本之首,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芍药每年4-5月开花,色泽鲜艳、绚丽多姿。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吟咏赞美,宋代郑樵这样形容芍药:“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而芍药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
芍药的娇艳美好还体现在它的诸多别称当中。芍药因其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所以又被称为“娇客”“余容”;古人常以芍药赠送别离之人,以示惜别之情,故芍药亦称“将离”“司离”;此外芍药花开于春末,被誉为春天最后一杯美酒,故又称“婪尾春”。
《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芍药:“芍药花味苦酸;性凉,具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的功效,可用于泻痢腹痛、自汗、盗汗、湿疮发热、月经不调等症。”此外,芍药花还可使容颜红润,可改善面部黄褐斑和皮肤粗糙,经常使用可使气血充沛,精神饱满。芍药花自然可以拿来食用,熬粥、做汤、泡茶均可,色香味俱佳。
需要注意的是,血虚无淤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芍药。《本草经疏》中还提到:“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芍药花在全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全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芍药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原种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心皮无毛或有毛,顶具喙;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瓣可达上百枚,花形多变,花期5~6月,一般夏秋采集。下面小编重点介绍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分白芍药和赤芍药,二者药理相同。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平肝、柔肝止痛的功效与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眩晕、头痛、虚热、胁肋脘腹疼痛、泻痢腹痛、风湿痹痛、四肢挛痛。
芍药花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
另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和油漆作涂料用。根和叶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芍药花的食用方法
芍药既可以食用,也可入药。能吃的部分是芍药的根,经炮制后叫做白芍,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可以在药膳中使用,“十全大补汤”中就有芍药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