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6-08-10 13:02   浏览:141   回复:0

2015年最具影响力的国内生物研究(13)

13、Nature communication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王江云课题组
山东大学医学院 孙金鹏课题组

doi:10.1038/ncomms9202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王江云课题组和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孙金鹏课题组应用最新的非天然氨基酸编码方法和19FNMR技术,发现Arrestin是通过精确识别受体特异的磷酸化密码信息,来指导下游信号转导的机制,并提出了重要的新的假说。

两个联合实验组的研究发现,Arrestin可以通过N端的10个磷酸化位点来识别特异的受体磷酸化编码信息,并产生相应的多种特异性构型变化,从而选择性的结合下游蛋白,产生多种功能。据此结果,联合小组提出了受体信号转导的笛子模型:受体的磷酸化编码产生的花样指导Arrestin的信号时,就像手指按在笛子的孔上,不同的磷酸化组合可以带来不同的手指组合,从而形成特异的音符,指导Arrestin的多样性功能。一种1-4-6-7的音符可以激活Clathrin, 从而介导受体内吞。

而另一种1-5音符可以激活SRC,促进细胞的迁移等。考虑到10个磷酸化位点的组合可以带来超过1000种变化(210-1=1023),因此受体C末端不同的磷酸化花样就可以引起超过1000种Arrestin的特异性构型;受体在理论上可以通过Arrestin启动超过1000种信号途径。这个新的磷酸化编码理论可以部分解释长期以来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人体内超过800个GPCR如何利用仅有的24个效应器蛋白(20个G蛋白,4个Arrestin)行使多种多样的(>10000种)细胞功能。这一研究也将为今后人们更好的设计基于GPCR的药物提供指导。

打赏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