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2018-01-18 16:24
输血是抢救大失血或治疗其它疾病的有效措施。红细胞凝集不同于红细胞叠连,前者是一种免疫反应,红细胞一旦发生凝集后,就不再散开。最终是由于抗原一抗体反应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红细胞叠连只是红细胞的暂时聚合,一经震荡即可散开。根据遗传学关系,血型可分为若干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医学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一.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所含的凝集原(即血型抗原)的不同或有无,将血液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凡红细胞膜只含有 A凝集原的为 A型,只含 B凝集原的为 B型;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无A、B两种凝集原的为O型。另一方面,血清(或血浆)中还存在着与凝集原相对应的天然抗体,称为抗A或抗B凝集素(即血型抗体)。A型血清中含抗 B凝集素;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O型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 在输血过程中,红细胞的A凝集原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相遇时,会引起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溶血。同理,红细胞的B凝集原与血清中的抗B凝集素相遇时,亦会引起凝集反应。由此可见,A型者与 B型者之间的血液不能互输。临床上的输血都要求输同型血,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是:分别提取给血人和受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然后将红细胞加到对方的血清中,检查有无凝集反应。把给血人的红细胞加到受血人的血清中称为主侧面;把受血人的红细胞加到给血人的血清中称为次侧面。若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若主侧和次侧均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若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基本相合,只能缓慢少量输血。若次侧没有凝集反应而主侧有凝集反应,也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在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同型血液时,则可按给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的原则,即主侧不凝者可允许少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升)、缓慢地输血。由于O型血液的红细胞无AB凝集原,在必要时可输给其它血型的受血者,故有“万能给血者”之称。而AB型血液的血清中无凝集素。在必要时可接受其它型血液,故有“万能受血者”之称。 在选用异型血液输血时,为什么只要求给血者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凝集,而不担心给血者输入的血浆中的凝集素会使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是由于血型不合时,给血者输人的红细胞在受血者血液中到处会遇到足够浓度的凝集素,使之发生凝集。因此,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凝集者绝对不许输给,而输入的血浆中所含的凝集素,则因给血者输入的血液远少于受血者体内的血量,使输入的凝集素被受血者的血浆高度稀释,其浓度急剧下降到不致使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程度。故交叉试验主测不凝集、仅次侧凝集者,可以谨慎地少量输血。二.Rh血型系统 Rh血型抗原(即Rh凝集原、或称Rh因子),最先在恒河猴的红细胞中发现。分析人类红细胞膜上的Rh抗原有C、c、D、d、E、e六种,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凡红细胞含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称为Rh阴性。Rh血型系统的特点是人类血清中不存在与 Rh抗原起反应的天然抗体。故 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 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但由于输入Rh阳性血液后,可使受血者产生Rh抗体,以后再输入Rh阳性血液时,会使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在妇儿科临床工作中,可见Rh阴性的妇女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后,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因某种原因(如少量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循环)进入母体后,也可使母体产生 Rh抗体。因此,第二次妊娠时,母体 Rh抗体(主要 Igh),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Rh阳性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严重者甚至死亡。 在我国汉族和其它大多数民族中, Rh血型呈阳性占 99%,阴性占 l%。因此,在一般临床工作中意义不大。但在有的少数民族中Rh阴性者较多,如塔塔尔族占15.8%,苗族占12.3%,布依族和乌孜别克族为8.7%。因此在Rh阴性率较高的民族地区,临床工作者必须加以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