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M. J. Mulvany教授和W. Halpern教授提出“金属丝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金属丝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主要用于测量60µm至3mm直径范围内药物对微血管的生理药理学作用效果以及血管病理生理学变化等研究。
两根不锈钢金属丝穿过微血管内腔,将两根金属丝分别固定于固定架两端从而将微血管样本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架的一端与微定位器相连,控制微血管周长;另一端与张力转换器相连,用于测量血管张力变化。微血管样本浸没于充有氧气和生理盐水的浴槽中, 浴槽可加热至37℃, 微血管样本可维持活性数小时。 微血管样本被固定及平衡后,通过血管标准化程序测定微血管被动的长度-张力关系从而确定微血管最佳初始张力。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微血管样本周长维持恒定,因此血管将经历等长收缩。 药物可直接加入浴槽中, 通过张力变化反映药物对血管的收缩、 舒张效果。此外,还可通过比较血管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性及形态变化分析样本(如病人,模式动物等)与对照之间的差异。
微血管基本功能
-血管平滑肌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长度-张力关系 -血管壁张力与形态测量 -药理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