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海生物清洗机器人首试成功助钻井平台海生物清洗

2017-09-13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19519
0
  在一段传回的“自拍”视频中,一个机器人牢牢攀附于海上钻井平台的钢管管壁上,并喷射充满气泡的水流,堆积管壁的贝壳被一“扫”而空。未成想,这竟是浙江大学(下称“浙大”)哈姆(HOME)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工作画面。

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工作画面
  9月9日,从浙江大学传来的消息是,早在今年8月下旬,浙大哈姆(HOME)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在我国东海平湖油气田海试成功,这是国内使用专用机器人对钻井平台导管架海生物进行清洗作业。
  在海平面正负5米的范围内,由于潮涨潮汐的原因,海上钻井平台的钢管表面周期性接触空气和海水,海蛎子、藤壶等海生物快速繁殖、生长,不仅增加了钻井平台的重量,也使得钻井平台受海流的作用面积增大,带来了安全隐患。
  目前,解决海生物堆叠隐患的办法是人工定期清理,由潜水员携带喷砂工具下潜,打磨除去表面的海生物和铁锈。据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现在拥有海上钻井平台200多座,四年为一清洗周期,平均每年有50多座平台需要进行清洗。而每个平台清洗一次成本高达100万至200万元,每年平均耗资近1亿元。
  在此之前,尽管有水下清洗机器人的研发报道,但未见有在石油导管架上实际使用的先例。要研究专门为管架进行海生物清理的机器人是一项挑战。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油田建设工程分公司委托,浙江大学教授杨灿军带领的HOME研究团队成功研制浙大哈姆(HOME)海生物清洗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水面以下100米内进行海生物自动化清洗。
  而在8月下旬的海试中,该机器人的清洗速度达到21.7平方米/小时,清洗水压20兆帕,远远低于人工清洗水压的70兆帕,却能达到同样的清洗效果。
  据杨灿军介绍,该款机器人采用空化射流、导管自适应、视觉导航控制等技术。机器人带有自适应的永磁吸附模块,能够在不同直径的钢质导管表面实现稳定吸附,同时,能在不同直径的管道间进行跨越。
  而为了实现空化射流,该机器人的喷水装置采用了新型设计,它通过使水高速流过空化喷嘴,产生大量空化泡。空化泡随射流喷射到被清洗表面,在狭小区域内溃灭并产生微射流,清除表面附着物。
  此次海试结果表明,这一新型机器人提高了海上作业的简易度和可操作性,能够完全替代潜水员在水下进行海生物清洗工作。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相关专家认为,该机器人在未来可推广应用于船舶清洗、桥梁清洗检测等领域。此外,由于该机器人是水陆两栖的,平台上其他高空危险作业,如喷漆、检测等工作,也可交由该机器人完成。
  (原文标题:浙大海生物清洗机器人首试成功 助力钻井平台海生物清洗)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i

习惯用手机看资讯?

扫描进入手机站

一键筛选来浏览

信息更精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