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两会"透露科学仪器又一潜力巨大市场

2018-03-24来源: 阅读量:1379
0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文物灿若星河。据2016年全国普查结果显示,普查统计的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全国备案博物馆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837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745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

国宝级文物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抓手。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维系本土文化独立性的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部署,将其作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呢? 也许光靠悠久的千年文化和遗产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加深入的文物科学认知和技术保护应用。

  2016年底,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对于前者,要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相关关键装备,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对于后者,则要构建针对金属、陶瓷、纺织品、纸质文物、古籍善本、陶质彩绘等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和检测方法体系,并形成一批相关技术规范及方法和产品标准;要提升环境监测传感器性能,研发水盐监测传感器、霉菌监测传感器、污染物及水质监测传感器、游客数量监测装备、地形地貌监测装备及新一代物联网监测技术和相关装备。此外,为了加强相关人才基地与科研平台的建设,国家还将在古代壁画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纺织文物保护、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等方面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文物检测

  2017年6月,国家文物局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十三五”文物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开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进预防性保护技术创新,构建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体系,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着力推进文物保护装备升级及应用,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等内容。

  以上颁布的这些相关国家政策,应当说是为文物领域的科学仪器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 潘路

  而据官方媒体报道,就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潘路也表示,尽管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文物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很多中小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还是非常落后。他建议,今后在文保领域要加强应用科学仪器设备,积极引进先进仪器。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i

习惯用手机看资讯?

扫描进入手机站

一键筛选来浏览

信息更精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