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灾害面前,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掩埋在瓦砾、混凝土等废墟中的生命信号,大限度地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一直是灾难救援工作的技术难题之一。
在日前举行的湖南省高校第二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由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智能感知系讲师彭勃指导,学员刘子豪等组成的“生命之光”队以自主研发的“微动雷达生命探测仪”,获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
此次获奖的“微动雷达生命探测仪”使用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微动模态分析技术,能够在生命检测的基础上,实现生命体心跳、呼吸特征的分析和识别,有效地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实现救援,提升灾难救援效能。
生命探测仪是将心跳、脉搏、呼吸等能够代表生命信息的信号转换为其它能量形式进行显示,如声波、电波、红外辐射等。在2017年四川茂县的山体垮塌事故中,武警部队等搜救队伍,使用生命探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蛇眼探测仪、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等专业救援设备搜救被困人员,时间掌握现场情况,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大程度的挽救了被困人员的生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国都开始重视开发研制先进救助技术与装备。上个世纪以来,美国、德国、日本开展生命探测仪的研究。现有的生命探测设备主要包括视频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仪、气敏生命探测仪、超低频电磁生命探测仪、雷达波生命探测仪等,并广泛应用于各类搜救工作中。
我国是地震等重大灾害多发国家,在地震发生后的“黄金72小时”中有效定位受困者、实施准确救援是提高救援效能的核心,但当前市场上的生命探测仪还难以地完成这一任务。“微动雷达生命探测仪”经过小型化、一体化之后,在地震救援等需要快速检测和定位人体目标的应用场景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先进的生命探测技术问世,现有的生命探测技术也将日臻完善,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资料来源:华声在线,新华社,仪器信息网)
(本文来源:中国仪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