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环保携手南京大学环科院探寻环境污染综治新路径

2018-08-27来源:先河环保 阅读量:16809
0
  随着政府和大众对于环保的日益重视,环境治理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与实施让民众看到了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2018年8月16-18日,由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与先河环保联合主办的“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讨与培训会”在景色宜人的青岛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近300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汇聚到此,将各地环境污染防治先进技术、应对策略及管理经验进行学习交流,也鼓舞着环保人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奋斗的担当和信心。

图片来自先河环保
  会上,南京大学王体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叶代启教授、南开大学毕晓辉副教授、中国环境科学院杨文研究员、中科院安光机所刘东研究员、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王东方工程师、先河环保总裁助理杜新平、先河环保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王春迎、先河环保市场部副部长崔延青、正合公司技术总监李少华博士等,分别围绕颗粒物和臭氧的预报技术、来源解析、相互作用和协同控制以及生态环境网格化大数据应用系统、移动源管控技术、VOCs排放特征趋势及综合治理新技术、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典型大气污染过程成因与来源、水环境监测及治理技术及行业创新等方面展开交流。8月17日,会议还围绕颗粒物源解析、预警预报等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会议上,王体健教授指出,我国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臭氧,细颗粒物和臭氧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王教授对大气空气质量模式及其对颗粒物和臭氧的预警预报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还详细的讲解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基本方法和基于WRF/CAMx-OSAT的臭氧来源解析两种空气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其中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基本方法过去采用的是受体采样的方法进行解析,如今则是利用在线监测的方法,大大增强了它的实时性和时效性。
  先河环保总裁助理杜新平指出,随着各地环境管理技术手段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也在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结合预警预报、模型分析、大气网格化监测、PM2.5及臭氧源解析以及河长制管理手段,对整体环境状况进行科学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实现生态环境的精细化、化管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另外,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一项,VOCs治理逐渐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当前VOCs治理领域技术的创新点在于VOCs更深层次的分析溯源,并结合客户需求进行有效治理。尤其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减排,正在成为环保产业的主流技术创新方向。先河正源以河北雄安新区的产业聚集区VOCs治理模式为例,前瞻性地提出了“监测+监管+治理”的减排新模式,并在安全和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治理工程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实现VOCs治理技术升级以及治理效益提高。
  要破解雾霾治理难题,打好蓝天保卫战,就要在污染源头进行有效控制。王春迎在会议中介绍到,有了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网格化监测数据,可以对城市区域内大气环境有更深入的研究。先河环保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数据,在常规空气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环境大数据进行环境分析研判,可快速定位污染来源,诊断环境问题并对污染源进行化、精细化监管,为政府环境治理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先河环保网格化监测系统自推出至今,已覆盖全国14个省、87个城市,‘2+26’通道城市中有16个城市安装了先河的网格化监测设备,2017 -2018年秋冬季大气攻坚行动计划中被评为的11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使用公司专业的管理咨询服务。通过王春迎对先河网格化监测系统所取得成就的介绍,可以看出该系统已成为地方政府大气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接下来,网格化监测数据可以结合气象、交通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出更多对污染控制和污染治理有效的信息。
  杨文研究员做了“颗粒物监测技术与量值溯源”的专题演讲,演讲主要分为两大颗粒物监测技术和量值溯源。杨研究员介绍了颗粒物的监测内容、颗粒物质量浓度以及颗粒物粒径分布的监测技术所运用的方法,还分享了2016年6月到7月和2016年11月到12月,在京津冀地区运用综合立体观测技术进行监测的案例。他指出,颗粒物源监测的源主要有开放源和移动源,并展示了航测技术在具体监测过程中如何工作。除了颗粒物的监测技术,杨文研究员还介绍了量值溯源及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找减少其影响的方法以及检测颗粒物的标准量值溯源关键技术。随后,杨文研究员又具体阐述了三种方法的运作原理,为大家带来了有关颗粒物监测技术与量值溯源的研究成果,这些工作为颗粒物监测方法比对、标准、溯源等提供科学参考。
  南开大学的毕晓辉副教授做了《中国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的报告,毕教授说到,源解析技术就是对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来源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技术。纵观中国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源解析技术是以受体模型为主,以CMB和PMF模型应用为广泛;而当前源解析的发展趋势就是规范源分类和采样方法、丰富和拓展源谱、整合建立全国源成分谱库;具体的方法就是精细化解析方法研究、模型不确定性研究和探索不同模型的耦合联用。后,毕教授还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使用在线源解析技术集成平台(ISRSA),并对此次会议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刘东研究员介绍了有关“大气颗粒物的激光雷达探测”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并介绍了科学岛与激光雷达技术、大气颗粒物(气溶胶)及其属性、大气颗粒物的激光雷达探测、机载和星载激光雷达探测以及合肥市激光雷达组网平台建设方案。为了更好的讲解大气颗粒物的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刘东研究员为大家细致的讲解了大气颗粒物的组成部分和属性,大气颗粒物主要组成部分有粉尘、烟、灰、雾和霾等,其物理属性属于光学。还就粒子尺度和粒子谱分布以及拉曼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和高光谱分辨探测技术等探测技术详细的进行讲解。
  叶代启教授认为,大气环境中臭氧及细颗粒物PM2.5是现在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物质,而工业和生活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下称VOCs)是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重要前体物。VOCs的治理尤为关键。VOCs作为非传统污染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未将其纳入常规污染物管理范围,其排放量持续增长。人为源VOCs排放的三大贡献源是工业源、农业源和交通源,其中工业源的VOCs历史排放量呈现惊人的快速增长态势。叶代启教授重点介绍了VOCs排放特征、变化趋势以及排放清单、反应活性究、VOCs、机动车排气等研究技术。
  在经过多个专家有关大气环境和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演讲后,来自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王东方工程师为与会人员带来了名为“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典型大气污染过程成因与来源”的专题演讲,王东方高工以上海市大气环境监测体系架构为例,详细展示了上海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成,包括污染源CEMS系统、AQMS系统、工业区特征污染物系统、交通污染监控系统、工业扬尘污染监控系统和颗粒物源解析系统等十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并以常规污染物的月均浓度变化、颗粒物化学组分月均浓度变化、颗粒物化学组分年季变化和春节期间假期效应对PM2.5的影响等为例详细展开介绍了各污染物的成因和来源解析,以及大气综合立体监测网络正在环境管理、治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针对工业园区管控,崔延青介绍到,我国工业园区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为特色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的,主要的问题就是无组织排放如何得到有效管控,不同园区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有着不同的排放物质,而为了治理工业园区的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管控,先河环保也针对工业园区污染防控,推出工业园区精细化管控系统,可针对工业园区内无组织和有组织的排放进行监测,数据主要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控与预警、高浓度未知组分快速定性与溯源、工业企业排放监控的靶向治理、污染来源解析和臭氧生成潜势分析。及时发现超标现象,抓住污染源头。
  先河正合技术总监李少华博士介绍到,针对我国农村面积广、人群分布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存在管网投资大、施工困难的现实难点,先河环保成立了先河正合子公司来负责村镇、河道等污水治理技术开发和业务开拓。新的农村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城中村、布局分散的小城镇、农村和偏远山区,可将其产生的生活和工业污水进行分别收集、就地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从而构建农村新型环保的污水处理模式。这套模式在目前看来,可以说是国内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原地处理上的佳方案之一。自动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污水治理系统,既便于散居农户单户安装,又能实现区域化集中处理,具有广泛适用性。
  在聆听了各个专业性的报告后,各与会嘉宾参观了解了先河集团旗下的各种环境监测设备。大家积极讨论并询问相关设备的具体信息,对先河集团的各种仪器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
  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相信此次技术交流与培训会的举办,会为全国生态环境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也将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环保部门、科研院所等带来生态改善的新思路与新经验。
  (原文标题:先河环保携手南京大学环科院探寻环境污染综治新路径)
(本文来源:先河环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i

习惯用手机看资讯?

扫描进入手机站

一键筛选来浏览

信息更精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