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首次“突破”炼化上游 壳牌投资愿景落地广东

2018-10-29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量:392
0
  近日,在国务院总理和荷兰首相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签署了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壳牌中国集团主席张新胜的描述中,目前“在大亚湾区的南海项目是一个世界级的石化联合工厂”。在上述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双方未来的合作方向,是打造一个全球一流水平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壳牌在内的国际石油公司,此前从未真正参与到比化工更上游的炼油项目中,也从未和中国公司合作打造炼化一体化基地。此前,巴斯夫和埃克森美孚两大巨头宣布对广东的百亿美元投资,也都是集中在化工板块。
  这次“炼化板块”合作达成,不仅对于壳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突破;对于中国而言,也可以视作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
  广东化工赛道
  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国外的石化企业,广东已经成为全球竞相投资的热点,或是新建或是扩建,近几年产能的扩张速度令人侧目。
  目前,广东已经和辽宁山东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的炼油大省之一,三个省份合计占中国总炼油能力超过45%。三个省份中,广东是唯一一个没有大型陆地油田的省份,其炼油几乎完全依靠进口。
  省内坐拥湛江、茂名、惠州和揭阳四大石化产业基地,均布局千万吨级别的炼油及大乙烯产能,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石化龙头省份。上述四大基地中,中石化拥有两座(茂名、湛江),中海油(惠州)和中石油各一座(揭阳)。
  今年二季度,中海壳牌乙烯扩建工程正式投产,年产能翻倍达到220万吨/年,建成后成为广东省单体最大的乙烯产线,也是壳牌全球最重要的三个石化中心之一。
  近期,两大化工巨头——巴斯夫和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投资的化工项目,则分别位于湛江和惠州。两个百亿美元级别的大乙烯类的化工投资项目,也让市场担心,未来广东的化工市场或会失去供给平衡。
  “其实,各家公司都是在作一个长线的布局,目前,整个炼化板块处于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红利期,”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管未来这一市场会不会饱和,先表达参与进来的意愿。”
  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放眼未来,广东的化工市场的平衡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不需要现在担心这些。“首先,公布的项目起码要五年才能看到具体进展,其次,未来广东的化工市场,还要面向全国,甚至东南亚及全球,我们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她说。
  壳牌中国“圆梦”
  此次合作的达成,是在中国耕耘超百年的壳牌,在实现其“中国炼化梦想”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壳牌集团董事长范德伟就曾在中国表示,对于进入中国的炼化行业抱有“非常大的兴趣”。之后,在彼时壳牌东北亚地区负责人陈逸嘉的操持下,壳牌和中海油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谈判,于2000年决定斥资41亿美元(一说43.5亿美元),双方以各50%的出资比例,组建中海壳牌。
  彼时,壳牌方面曾数次公开表示,有兴趣在中国投资建设一个炼油厂,作为化工基地的配套。
  不过,这一愿望,直到十二年后的今天,才看到了实现的曙光。
  尽管双方就具体的合作方案没有透露,但依据目前公开资料猜测,合作方案至少包括两种。
  “首先的一个可能,就是双方就此前的资产做一个分享,壳牌从中海油手中购买惠州炼化的股份,”李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可能实现的概率比较低,因为存量的共享实现难度太大。”
  另一个可能,则是双方增量方面的合作,李莉猜测,有可能是壳牌和中海油新成立一个公司,负责实现炼化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中海油此前的一二期项目公司也都是独立的,建设三期的时候跟外资合资,以独立公司的形式进行建设,实现的难度会低很多。”她说。
  好消息是,一方面,中海油曾数次公开表示有兴趣对惠州进行三期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中海油和壳牌建立了非常牢固和信任的合作关系。“这种互信非常难得,是经历了时间才能沉淀出的信任。”李莉说。
  在二期项目于今年第二季度完工时,本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在壳牌中国总部对其下游业务执行董事约翰·阿伯特进行了专访。
  他数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壳牌和中国海油之间保持着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合作非常成功。“这是由一个强大的中国企业和一个强大的国际公司的完美结合。”他评价称。
  寻找转型契机
  对于壳牌来说,未来在中国的业务或不止石化以及相关产品的零售,他们也期待在中国新能源(5.440, -0.07, -1.27%)市场上有一番作为。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西安参加了壳牌2018“壳”动未来创新能源嘉年华,并对其新能源业务负责人葛思博进行了专访。他表示,未来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电气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中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为止,壳牌在中国的电力和新能源市场中,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和作为,但是葛思博表示,壳牌非常期待寻找契机,和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合作,以便壳牌也能够在市场放开的条件下在中国的电力市场当中扮演一个更大的角色。
  “我想任何一个对于新能源感兴趣的公司,都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因为事实证明只要中国下定决心,那么这个市场的变化速度将超过任何一个其它市场,”他说,“我们在上海组建了一个风投部门,更多探索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机会。”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i

习惯用手机看资讯?

扫描进入手机站

一键筛选来浏览

信息更精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