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长期以来,中国医生的薪酬模式基本上都是“多劳多得”,但这一传统的薪酬体系正迎来巨变。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多劳多得”避免形成大锅饭,但在现有医疗体系下,多劳多得在大医院就出现了一些的问题。
大医院处于战时状态的情况下,三甲医院医生可以说是“连轴转”,在患者排长龙的巨大压力下,不多劳都不行,医生过劳死事件频发,麻醉医生更是成为重灾区。
尤其是在一些优质医疗资源聚集的地区,医生工作量非常大,以异地就医患者流入最大的地区上海2016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达14.8人次/日,高于北京等地水平(10.4人次/日),且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7.8人次/日),上海医生工作量居全国首位。
在诊金、手术费等医护劳动服务价格严重偏低的情况下,大处方、大检查长期存在,以药养医成为了医疗行业和整个社会的痛点,一天看近两百个病人的高强度劳动依然换不来本应有的尊严和阳光高收入。
事实上,在这一体系下,缺少尊严的不仅仅是医生,排队半天、看病不到三分钟等糟糕的就医体验已经成为了社会之痛。
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发文严禁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药品、耗材、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但在一位三甲医院管理者看来, “说绩效奖金不与业务收入挂钩,但说到底,你奖金多少不还是主要因为开了多少个CT,开了多少药?”
医生薪酬模式将迎来巨变
据《看医界》了解,在医保基金大面积穿底的巨大压力下,超级医保局成立,医生处方正在受到严控,大处方已经越来越不可能,药品、耗材的灰色地带将被阳光照亮。
因此,可以说,在掌握了药品定价、采购等一系列大权之后,取消以药养医不再仅仅是取消医院药品加成那么简单,而是将水分要挤压殆尽。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医生的薪酬导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医生怎么才能拿到阳光高收入呢?事实上目前模式已经比较明晰。
一方面,就是到市场上去,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包括兼职或全职创业也都可以,国家已经在持续为医生走向市场兼职、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而且越来越多的医生因此受益。
据《看医界》了解,以夙呈麻醉医生集团为例,就组织了不少三甲医院麻醉医生到民营医院多点执业,劳动量仅仅为在公立医院的一半不到,收入却超越了在公立医院的收入。
除了兼职,全职到民营医院也是医生拿高薪的重要途径,以广州为例,一些三甲医院骨干主治医去民营医院收入直接三倍。
还有就是创业,在台湾,医生一旦从住院医晋升到能够独立开业的主治医后,一般都会辞职开诊所,而且收入一般远高于在大医院的收入。
另一方面,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目前医疗服务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是技术水平还是设备?都不是,最缺的是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体验。
有多少医生不承认医疗是服务业?有多少医疗服务是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非常惊人。
因此,如果不能够转变服务理念,即使是到市场上也难以生存。一位医生集团主刀医生就向《看医界》吐槽,一次与其手术配合的麻醉医生是第一次合作,是一家三甲医院来多点执业的麻醉医生,手术明明不需要插管麻醉,麻醉医生却说自己习惯插管方式。
“你习惯插管方式就可以不顾患者的感受吗?”该医生集团主刀医生非常惊讶,后向医院投诉了该麻醉医生,该麻醉医生也就失去了这一理想的多点执业点。
心内科自由执业医生、泓心医生集团创始人于泓博士就坦言,不是手术做得越多、药开得越多的医生就越好。多劳多得模式是时代的产物,并不适用自己,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评估技术服务的好坏,都应该纳入评价医生的重要标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中国医生群体拿高薪最大的机遇就是服务模式的改变,提供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其中服务体验将非常关键,甚至决定着医生走向市场的生死。
那么,未来在公立医院就不能拿高薪了吗?并非如此,私立医疗市场医生薪酬制度的成熟,将倒逼公立医院提高医生薪酬。即便如此,按照国际惯例,和私立医院和创业医生相比,公立医院薪酬还是会差一截。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