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电所饶长辉研究员团队对地基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仪器偏振及其标定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太阳爆发性活动将给地球及行星际空间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包括通讯中断、信息安全事故、高纬度电力系统崩溃以及空间探测器受损等。太阳的各种活动大多与太阳磁场有关,对太阳磁场的测量有助于研究日冕加热、耀斑触发、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的物理机制,从而实现对灾难性的空间天气进行预警。
为了实现准确的空间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预报,需要获得太阳活动区的大视场高分辨力的观测数据。由于太阳大气本征偏振与设备自身的仪器偏振是相互交叠的,若不进行高精度的、有效的分离,则无法获取太阳大气本征偏振的测量结果。因此,对太阳望远镜及其后端仪器引入的本征偏振进行高精度标定是对太阳大气本征偏振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前提。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求太阳偏振测量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然而偏振测量系统中光学元件的加工和装配误差及望远镜系统本身的仪器偏振,大大降低了偏振测量的精度。太阳大气本征偏振测量主要涉及高精度偏振探测技术和仪器偏振标定技术。目前,对太阳磁场的测量通常是采用对特定太阳塞曼分裂谱线的偏振测量的方式进行的。
光电所对地基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仪器偏振及其标定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效解决仪器偏振测量和标定不同步的问题。
同时,光电所完成我国首台2米级太阳望远镜——1.8米太阳望远镜的仪器偏振动态标定方案设计,并从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了具体实现要求,为1.8米太阳望远镜后续仪器偏振标定和未来太阳大气高精度偏振和磁场探测奠定了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中国知网)
(本文来源:中国仪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