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可观星,近则入微 光学仪器的魅力

2019-04-22来源:仪器网 阅读量:13613
0
  无论是因为黑洞照片本身,还是因为照片背后揭露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毫无疑问,黑洞照片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对于人们而言,能够收获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外的黑洞的照片,不但证明了黑洞的真实存在,更展现了光学仪器在天文学研究上的发展与价值。而事实上,光学仪器所具有的魅力,足以让多数人为之赞叹。

  远可观 观其不可见
  无论是繁星璀璨的夜空,还是倾泻不“止”的银河,人类岁追求的夜空,许多时候终究离不开对广阔银河的求知欲,因为其中充满了未知。为此,科学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模型,黑洞就是其中之一。而关于黑洞,相对广为人知的一点就是其具有的巨大吸力,准确来说是引力,一定程度上连光也可以被吸引,所以理论上是无法直接观测的,换言之,理论上也不可能被吸收。
  那为什么人类最终还是捕获到了黑洞的样子呢?其中就牵涉到了观察数据与算法拼接的技术结合。的确,黑洞周围不存在可见光,所以也观察不到可见光,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光学仪器,拍摄黑洞的望远镜可以观察到一种波长非常长的亚毫米波,虽然这种波本身不存在颜色,但是却足以给科学家提供判断黑洞样子的重要数据,通过历年来在地球上8个不同的地区同时观察黑洞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特殊的算法、海量的数据以及VLBI技术,就得到了最后黑洞的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望远镜的价值自然不必多说,随观测之物本不可见,但光学仪器通过特殊的方式,还是做到了“观其不可见”。
  近之所及 细致入微
  除了望远镜,显微镜也是光学仪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人们进入微观领域的象征之一,显微镜的出现让人们足以观察到人们肉眼无法察觉的微观世界。而倘若要探究其在科研上的价值,不得不提的就是——它改变了生命科学。
  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这一点或许并不陌生,因为这是课本上就有的内容,小编当时读中学的时候,用的课本中就提到,没有显微镜,人类对于生物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人眼可见的级别,发现不了微生物,部分生命现象也不能得到解释,更无法对生命现象进行合理利用和干预。
  可以说,就算是我们触手可及的食物,上面也存在一个“广阔”的围观世界,而显微镜及相关的光学仪器,就是进入这个世界的钥匙,是科研高速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遥不可及 实则早有触及
  或许许多人会认为,无论是远可观的望远镜,还是实验室的各种高精度显微镜,与我们的关系都不密切,其魅力我们也无法切身感受到。要是这么想就片面了。光学仪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许多其实大家早有接触,就像人们在感叹实验室显微镜飞速发展的同时,是否意识到学生时代接触到的显微镜就是其中的一员;人们在感叹天文望远镜的同时,或许小时候就曾经玩过结构简单的双筒望远镜。
  光学仪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实力,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其中简单的一员,只要你去接触,它就可以用匪夷所思的观察体验,吸引你的目光,让你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
  (原文标题:远可观星,近则入微 光学仪器的魅力)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i

习惯用手机看资讯?

扫描进入手机站

一键筛选来浏览

信息更精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